【部门巡礼】科学研究处:科研蓄势谋发展 创新驱动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4-03-12 浏览量:

六年多来,科研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省、市重点产业发展,聚焦科研平台建设、高层次科研课题立项、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服务贡献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大力整合校企资源,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研积极性,推动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科研平台扩容增能

围绕萍乡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10210”目标和“4+2”产业新动能培育需要,加快科研平台建设步伐。一是获批科研平台顺利验收。2021年,学校先前获批的江西省环保材料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平台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工作,其中江西省环保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在省级考核验收获评优秀。二是一次党代会后,学校增建9个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学校科研平台数量增加至17个。2017年,我校获批成立萍乡市超重力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和萍乡市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我校成功申报江西绿色生态井巷矿山机械装备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并瞄准萍乡地方战略性新产业发展需求,设立萍乡学院海绵城市研究院;2022年,我校以第一单位牵头成立江西安源精神研究会,为擦亮“安源红”品牌,打造红色地标贡献力量,与市发改委组建湘赣边区域发展合作研究院,抢抓区域合作新机遇,同年,我校建成市级分析测试中心,对外开展检测分析服务,助力萍乡产业发展;2023年,学校科研平台建设蹄疾步稳,学校联合15家本土企业创建萍乡市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联合体,与湖南大学、市委网信办共建萍乡市数字化发展与安全研究中心,与中南大学、市科技局共建的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也在有序筹备中。

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提质增效

瞄准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加大高层次科研课题申报、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力度。一是高层次科研课题年年有喜讯,立项数领先我省同期升本本科院校。学校通过修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邀请知名专家到校作课题申报辅导报告等方式,积极调动和辅导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高层次科研课题。六年多来,学校教师根据地方产业和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成功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其中以萍乡傩面具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濒临断裂的人神纽带:萍乡傩面具文化的数字化抢救保护及展示研究》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实现了我校在该项目立项上的新突破。二是理论研究成果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围绕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产出更多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成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六年多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347篇,其中SCI收录299篇,CSSCI收录41篇,CSCD收录46篇,EI收录35篇。2017年,史焕平教授撰写的《央行沟通与实际干预工具的组合匹配:来自美联储的证据》荣获江西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1年,邱建丁教授、柯华教授在Nautre子刊发表学术论文《A general design approach towar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标志着我校科研成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2023年,文侃教授的《毛泽东与民族自信的重建》入选由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三是应用研究成果实际贡献不断增强。六年多来,学校教师申请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337项,其中专利238项,软件著作权99项,价值较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17年的1项增长至2022年的8项。2023年,刘林芽教授和王献忠教授的科技成果分获2022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实现了我校省级科技技术奖励“零的突破”。

社会服务提速增效

对照市委市政府考核目标,积极开展有组织、针对性强的社会服务。学校相继出台《萍乡学院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萍乡学院深入推进“四主”工程实施方案》,加快部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定期召开服务萍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进会,对具体工作再调度再推进再落实。2023年,学校举行校地(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成立萍乡学院校地(校企)合作服务中心,与30多家本土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合作深入推进“四链融合”;在与各县区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学校2023年与安源区签订校地融合发展全面合作协议,推进科创、产教、人才、公共服务“四融合”,实现校地融合发展“双向奔赴”。近年来,学校各级领导带领教师走机关、访企业,问需求、谈项目,推动横向项目签约落地,横向课题经费由2017年的不足百万元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近900万元,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