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巡礼】党委统战部:发挥统战法宝作用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13 浏览量:

自学校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以来,学校统战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应用型高校过程中展现了统战担当、贡献了统战力量。

一、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主心骨”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机制,夯实了工作基础,切实加强了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加强了队伍建设。调整完善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置了党委统战部,党委统战部部长担任校党委委员,二级学院基层党委设置统战委员,加强了专兼职统战干部教育培训。二是健全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二级学院党委统战工作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和统战委员工作职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大统战格局。三是完善了工作基础。建设了“党外知识分子之家”“侨之家”,单列了统战工作经费,解决了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问题,落实了联谊交友、谈心交流制度。四是夯实了制度基础。制定完善了《中共萍乡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统一战线的实施意见》等制度10个。五是筑牢了政策防线。完善了《萍乡学院关于抵御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调整完善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习培训,扎实筑牢思想政策防线。

二、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画好“同心圆”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五个一”同心品牌,发挥新时代高校统战法宝作用,画好最大最美“同心圆”,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一个同心主题教育。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主题学习,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二是加强一支同心队伍建设。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和动态管理机制,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调研和社会实践,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共选任了3名处级、11名科级党外干部,市政协委员由以前3名增加到现在11名,实现了全国政协委员零的突破;共推荐了3名教师加入民盟、2名博士加入九三学社、1名博士加入民革,推荐了民主党派省级代表人士5名、市级代表人士7名,有7名党外代表人士兼任或担任了社会主要职务,有6位党外教师牵头建立工作室、科研团队等专业发展平台。三是举办一堂同心论坛。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举办了“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党走”统一战线骨干成员等培训班2期,开设“统一战线论坛”,共举办9堂专题讲座,选派15人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积极组织统战成员参加省委统战部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6名师生荣获“百强答题选手”称号。四是开展一项同心调研。围绕学校办学实际和服务萍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开展以“献计‘十四五’,助力‘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活动,积极参加市政协会议,共提交提案11件,反映社情民意15件,参与分组讨论发言20多人次,有1件提案例入市政协大会口头发言材料、1件列入市政协大会书面发言材料、2件获市委书记批示,有1人荣获省政协优秀履职成果奖。积极参加市政协“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专题调研,立项民盟省委课题3项。荣获2项萍乡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和1项实践创新成果奖、2021年江西省“党建+侨建”统战品牌建设示范单位。五是依托一个同心载体。以安源红色文化为载体,构建萍院独具特色“安源红色统战+”文化育人模式,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走读”“追寻红色足迹”等主题教育9次,提升统战成员的“红色”情怀和思想觉悟,激发广大统战成员教书育人工作热情。党外教师荣获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喜获一等奖、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育“团结花”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形成了萍院“五个融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2022年学校荣获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一是融入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契机,召开全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细化了工作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了配合省委、市委民族工作检查各项工作。二是融入宣传思想,营造浓厚氛围。利用校园网、制作宣传栏等校园平台对党的民族政策等大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团结氛围。制定《萍乡学院教职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计划》,举办校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1次,分处级干部、科级干部、辅导员三个层级举办专题讲座3堂,召开主题党日、团日、班会100多场,基本实现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的全覆盖。三是融入教育教学,丰富教育内涵。利用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本、进课堂、进头脑。制定《萍乡学院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方案》,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建设了萍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体验基地,积极组织参加2023年江西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四是融入校园文化,创新实践载体。制定《萍乡学院关于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绘画舞蹈、剪纸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建设了萍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意工作坊、剪纸艺术体验工作室、民族舞蹈体验工作室等,举办了主题创意作品展、专题手工绘画剪纸作品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五是融入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制定《萍乡学院关于开展校地联动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案》,积极与萍乡市民宗等部门以及民族乡村协同联动,开展“校-村”结对创建,“三下乡”志愿服务,向萍乡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推普志愿服务等活动,助力民族乡村振兴。学校“同心 同语 同行”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入选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

四、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织密“防护网”

高度重视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形成“四个注重”,确保了学校宗教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一是注重完善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院班信息员队伍,完善“校----班”工作网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地联动机制,积极与市统战民宗、公安国保以及属地社区等开展周边排查、信息互通等活动。二是注重学习宣传,筑牢抵御防线。分层级举办了宗教工作专题辅导讲座5堂,认真学习了《高校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手册》,组织开展了“反邪教宣传教育进校园”等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筑牢了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防线。三是注重加强管理,确保阵地安全。守好课堂阵地,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坚决抵制利用宗教搞思想文化侵蚀。严格报告会、学术论文等的审批程序,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建设。建立严格的网络监控体系,加强对校园网和新媒体平台监管。四是注重开展排查,强化思想引导。对师生思想状况、宗教信仰情况进行摸底和调研,掌握学校师生信教情况,对信教师生建立档案。每年召开宗教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3次,建立健全台账,对信教师生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掌握情况和动向,强化思想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