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二级学院巡礼|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党旗引领铸匠魂产教融合育英才

撰稿人:机电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机电学院

为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学校陆续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二级学院巡礼。本期巡礼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01 学院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是萍乡学院最早成立的工科专业教学院系之一,其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萍乡教育学院物理系。2013年开始本科教学,2015年更名为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目前,学院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机器人工程4个本科专业,学院在校本科生1538人。现有教师61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10人,博士13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骨干教师、江西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6人。

学院设置有5个教研室,5个实践教学中心,实验实训设备总资产3600余万元。拥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区域中心”“彭苏萍院士专家工作站”“江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先进陶瓷与增材制造所”“萍乡市矿山机械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学院入选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围绕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创新为动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02 特色一:党建铸魂·红色工匠薪火传

1、党建赋能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扎实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师德师风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完善党员服务体系,打造“红色工匠”思政品牌,将安源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建成1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辅导员团队积极开展思政研究,多次获省级论文奖项。创新构建“1245”党建模式,学生党支部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师生党员多次荣获“新时代赣鄱先锋”等称号。

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立德树人

学院创新“党建+科创”模式,依托党员先锋岗,将主题党日与学科竞赛、科研攻关结合,推进双融双育。实施党员教师“以老带新”机制,助力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以教研室党支部为单位搭建科研平台,营造浓厚科研氛围,通过“党史中的机电智慧”活动激发师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潜能。聚焦社会需求,组织师生党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技术培训、学生支教等志愿服务,彰显机电人担当。在服务学校发展、师生成长及地方社会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让党旗在服务一线飘扬。

师生党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

师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

03 特色二:产教共生·智造融合破新局

1、科研成果转化

学院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年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3项,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萍乡市科技计划项目17项。近五年,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7篇(含SCI/S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3部,获专利42项;与企业合作获“首届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全省高校仅2家)及个人奖,获批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2024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完成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到账经费近500万元,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获市领导肯定批示。

部分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情况

部分横向课题立项情况

何萍教授参加首届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表彰大会

2、地方经济服务与专业建设双向赋能,构建“产学研用”闭环生态

学院破除校企壁垒,联合江西鑫通机械、江西蓝翔重工等6家企业共建“湘赣边先进装备产业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及质量评价,聘请4名企业导师进课堂,承担实践教学与职业规划指导;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形成“理论+实战”教学模式,联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5项,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8家,开展生产性实训与创新创业孵化,学生通过认知、顶岗实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师生在企业开展实习实训

04 特色三:创赛赋能·机电并进育英才

1、培学术之苗,育创新之才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精工创新”理念,构建“学术筑基、科研引领、创新驱动”育人体系。实施“学业导师制”提供个性化指导,推行“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计划,近3年指导70余人次学生参与科研、发表论文或申报专利。通过考研辅导、经验交流等举措,本科生近五年平均考研录取率22.1%(位居学校前列),41人考取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等985/211院校,部分学子深造至博士阶段,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本科生阶段的科研训练与专业学习,为后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部分科研成果

部分优秀在读毕业生

2、以竞赛赋能,拓就业路径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学院高质量承办2023年江西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械创意赛项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江西省预赛,进一步促进学科竞赛的持续开展,营造良好氛围。近五年来,学院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学生参与面持续扩大,竞赛成绩不断突破。2020年到2024年,获奖从32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190人次,国家级获奖由2项增至22项,省部级奖项由26项提升至87项。

近年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承办2023年江西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械创意赛项

师生学科竞赛及获奖证书

在学院不断努力下,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24届本科生就业率86.9%,近五年平均就业率84.38%,连续多年获评学校就业工作优秀学院。毕业生遍布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部分参与新疆基层公务员项目、西部计划,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职业能力满意度均超96%。学院将继续以竞赛为抓手,搭建更广阔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优秀毕业生代表

05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萍乡学院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支持萍乡学院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等文件要求,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高层次师资队伍和省级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持续打造有组织的教学科研团队,不断产出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应用型转型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