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馆长陈国强一行到访我校,双方围绕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与传承创新开展专题交流座谈。校党委书记邱晓辉,副校长吴代赦,科研处处长曾慧慧,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凌焰等出席会议,共同擘画校馆协同育人与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
座谈伊始,邱晓辉书记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及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他强调,我校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己任,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当前正值秋收起义爆发一百周年筹备关键期,此次座谈既是校馆双方响应湘赣边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共同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他提出建立校馆“史料共享、成果共创、人才共育”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思政育人、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等领域实现深度联动。
陈国强馆长详细介绍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馆藏优势。他表示,纪念馆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期待与萍乡学院整合各自优势,在课题联合研究、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研学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加强沟通,共同推动秋收起义红色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会上,吴代赦副校长从区域发展与育人实效角度指出,校馆双方合作可整合研究力量共建秋收起义历史研究高地,为湘赣边区域文旅融合与红色文化传承贡献校馆合力。黄仂委员则从近代革命史脉络出发,梳理了湘赣两省在秋收起义中的历史关联,建议以此次合作为纽带,推动两省在红色史料互享、学术交流联动等方面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凌焰院长结合学院特色,提出具体合作方向,联合组建团队,整理汇编秋收起义史料;整合校馆研究力量,共同申报国家专项课题等具体方向。
经过研讨,双方达成核心共识:启动多卷本《湘赣边秋收起义史料汇编》编纂工作,校馆共同梳理筛选史料;共建研究专项团队;挂牌实践基地。此次座谈标志着校馆合作迈入新阶段。学校将成立专项小组推进项目落地,以“区域联动、育人为本”模式,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萍乡方案”,为湘赣边红色文化传承注入力量。
供稿:陈丹 一审:凌焰 二审:廖宇沙 三审: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