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提示词需要设计,能大幅提高模型输出效率”“AIGC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全新的、逼真的、有用的数据”……近日,省级“四个100”文化宣讲导师、萍乡学院副教授李平走进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为该镇30余名基层干部带来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科技课堂”。
这堂“科技课”,没有高深的理论堆砌、难懂的科技术语,只有听得懂、用得上的“干货”。讲台上,李平以“DeepSeek与AIGC应用”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提示工程简介、AIGC的教学应用、AI绘画与视频实战等方面,向在场学员介绍大模型与人工智能的核心原理。讲台下,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还通过实践操作,体会人工智能的便捷与实用。
“科技不是替代思考,而是拓展思维的边界。”课间交流时,李平耐心解答学员们关于AI操作的疑问,为他们解答AI操作带来的误区。“很多人认为,运用AI意味着不需要再动脑思考。实际上,AI更像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辅助工具,能够把复杂的工作拆解成一个个轻松、简单的任务,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李平说。
截至目前,李平已经下基层授课10余场,针对不同岗位上的学员,他有着不同的侧重与设计。在他的指导下,老师们学会了如何利用AI提高备课效率、设计简单的随机抽查程序,基层工作者则掌握了用AI辅助制作宣传图、海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银河镇宣传办干事王梦莹说:“李教授讲课通俗易懂,让我受益匪浅。我将继续学好、用好这项技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
从“听不懂”到“试着用”,一堂课,为学员们推开了一扇科技赋能生活的大门。课后,李平还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新质生产力与人工智能素养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分发到学员手中,涵盖“您对以下哪些AI技术方向有所了解”“您认为工作中需要哪些AI技术支持”“您最希望学习的AI知识方向”等问题。空闲时,李平会第一时间梳理所有的问卷反馈,围绕学员所需、所盼,为第二轮授课做准备。提及下一轮的授课计划,李平表示:“第一轮授课是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我计划在第二轮授课中聚焦进阶应用,让技术真正落地,帮助大家把AI用活、用巧,融入日常。”
从课堂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AI正逐渐成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新引擎。作为“四个100”文化宣讲导师,李平始终相信,技术的尽头是人、是文化、是生活。“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密不可分。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有了新的工具、新的载体。学习并善用AI,不仅是为了跟上时代,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我们的文化。”李平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