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29日,“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第66-75期)暨馆校协同共育时代新人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江西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和我校等共同主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学院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校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主任陈永国教授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内容涵盖主题大思政课、开幕式、主旨发言、平行论坛、革命文物+大思政课讲坛、闭幕式等多个环节。28日上午,论坛总结由陈永国教授主持。28日下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学院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教科科长段志能和讲解员李明罡,主讲“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的第69期,其主题为“文物里的故事:向工人播撒信仰种子的《小学国语教科书》”。

会议期间,来自中央档案馆、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红旗文稿》杂志社、《人民周刊》杂志社以及全国多所高校、革命类纪念馆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革命文物+大思政课”融合路径、馆校协同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校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有关同志参与各项议程并广泛交流。
我校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深度参与全国性馆校合作高端学术论坛,这是推进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协同中心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学校在红色文化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也为进一步拓展合作网络、推动“大思政课”内涵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强化馆校协同,助力新时代革命文物传承与时代新人培育有机融合。
供稿:张辉海 供图:张辉海 一审:刘治跃 二审:廖宇沙 三审: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