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二级学院巡礼|教育学院:守正创新担使命 初心不改育新人

撰稿人: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7 来源:教育学院


01

学院简介

【办学历史】

教育学院溯源于“师范时期”的普师和幼师专业,是萍乡学院的二级学院。从中师到大专,再到本科的演变历程,致力培养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并履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2004年成立小学教育系并开办小学教育专科专业,2005年将小学教育系更名为初等教育系,2005年开办学前教育专科专业,2012年更名为教育科学系。2015年成立初等教育学院和学前教育学院,开办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顺应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趋势,2024年1月,初等教育学院与学前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教育学院。目前,教育学院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25人。

【办学定位】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as方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至善,励学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具有高尚师德、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专业素养的中小学及幼儿园优秀教师,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聚焦师范主业、彰显师范特色、强化师范培养的省内优秀教师培育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45岁以下专任教师48人;教授2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3人;省“金牌教师”荣誉称号教师2人,市“三八红旗手”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

【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方向、小学数学方向、小学科学方向)、学前教育2个本科专业招生,两个专业均为学校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2016年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小学教育专业2022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全省排名第二,小学教育专业2024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前教育专业2025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教育学院现被列为学校教育硕士点建设单位。

02

特色一:党建铸魂学科,毕业扬帆谱新篇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以 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党建工作的有力引领下,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党委制定了“455”党建模式“师”志不渝育魅力双师,有效推进“双融双育”落实见效。学院党委荣获2023年江西省首批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工党支部获批校级“样板支部”,多次获萍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团委多次荣获江西省、萍乡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院众多杰出校友中,有潜心科研的学者,诸如刘天泉院士等;有潜心育人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如龚德凌、刘小清等,有潜心教学扎根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如晏玉萍、汤小凤等。他们在各自工作领域精耕细作,屡创佳绩。校友龚德凌是全国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第十三次、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校友刘小清校长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03

特色二:红烛精神方向,科研筑基哺昭萍

学院始终秉持红烛精神,为了保持学科的前沿性和竞争力,学院立足学科发展,通过科研赋能进行筑基,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逐步实现教学科研的融通,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人才。学院学前教育教学团队获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均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有国家级一流课程《教育心理学》1门,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教育心理学》省级一流课程2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幸福心理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教育规划、省社科基金、省教改课题50余项,发表CSSCI、SCI和北大核心论文100余篇。

《教育心理学》国家一流课程

主持人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立项时间

王旭焕

几类非线性时滞系统固定/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与控制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4

王旭焕

p规范型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固定时间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

王旭焕

分数阶系统的李雅普洛夫型不等式及其稳定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

邓小军

老年教育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

2023

张园园

幼儿园成本分担与收费调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2016

罗红霞

清至民国时期萍浏醴地区民间戏曲唱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2022

徐海燕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教育路径研究

江西省社科基金

2023

张娜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路径研究

江西省高校人文

2023

雷莹子

三孩政策背景下江西省 0-3 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体系优化研究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3

教师主持国家级与省级课题(部分)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与实践能力,引导师生积极

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服务和引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合作和培训。学院20余名教师被萍乡市、安源区和湘东区教育局聘为协调提质指导专家导师,积极参与区域中小学幼儿园指导课程开发、教研活动及课题申报等工作。深化三方联动,推进高校、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及幼儿园育人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本科专业办学水平及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同时,学院积极加强与中小学及幼儿园科研合作,近年来,与中学共同合作申报立项省级基础教育课题10余项。

04

特色三:研赛融合强技能,全面发展迸活力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专业为特色,打造品牌陶冶情操,着力培育具有敬业精神、实干能力、家国情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每年都举行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竞赛,如教学比赛、三笔字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演讲比赛、剪纸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每年选拔师范生参加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和全国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竞赛,形成了练赛结合,以赛促练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模式。学院学生多人荣获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全省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一等奖等。学院“魅力教师”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每年持续开展,2024年开展首届教育学院“魅力教师”文化艺术节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同学们热烈反响,在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师范技能。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5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11个;参与教师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20多篇。同时,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项赛事中荣获50余个奖项。

05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展望未来,学院将围绕《萍乡学院“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萍乡学院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进省级教学团队和一流课程建设。积极争取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深化与科研机构及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力量,鼓励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在新的征程中,学院将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以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不断深化“服务学生成长与区域发展”,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院的发展写下新时代的奋进之笔,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